首页 资讯 正文

景谷县:“四举措”打造家门口就业创业新生态

体育正文 282 0

景谷县:“四举措”打造家门口就业创业新生态

景谷县:“四举措”打造家门口就业创业新生态

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聚焦“家门口”就业(jiùyè)创业(chuàngyè)新(xīn)路径,以产业筑基、链条延展、技能提升、服务优化为抓手,构建“产业+就业+创业”融合发展新格局,全力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,实现“出家门进厂门,守(shǒu)乡土创新业”的美好愿景。 强产业(chǎnyè)根基,拓宽家门口就业新渠道 针对蔬菜、甘蔗、茶叶、咖啡、茯苓、魔芋、滇黄精、橡胶、畜牧、电商等(děng)“十大产业”,景谷(jǐnggǔ)县积极探索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乡村的延伸路径。一方面,在乡镇建设(jiànshè)标准化(biāozhǔnhuà)现代农业产业园区,聚焦产业重点,先后引进万昌农业、易润丰蔬菜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,形成了(le)“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(fāzhǎn)模式,带动物流、包装、劳务经济等社会化服务向下延伸,创造更多就业(jiùyè)机会。另一方面,采取“园区+社区”模式,通过“招小商”、盘活经营性(jīngyíngxìng)资产等方式推动社区工厂、就业帮扶车间与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,建设产品加工类厂房、车间、作坊,组织当地群众实现“家门口”务工(wùgōng)就业。目前,全县(quánxiàn)共有“家门口务工车间”139家,吸纳就业6848人。 延(yán)链条布局,打造家门口致富新引擎 在促进(cùjìn)产业发展中,景谷县将补链延链强链(qiángliàn)放在重要位置。通过政策(zhèngcè)扶持、资金(zījīn)支持和优化服务等多方面措施,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家庭农场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(zhǔtǐ),同时,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初加工基地,不断完善农村电商(diànshāng)产品供应链(gōngyìngliàn)体系建设,发展家庭农场、合作社开发深加工(shēnjiāgōng)产品,开展电商转型完善农产品上行机制,构建“种养+加工+电商”全产业链条,实现“产品”向“商品”转变。2024年末,全县有农产品加工业(个体工商户)5688家,带动就业2.1万人(rén);农产品网络零售线上活跃店铺140个,活跃电商从业人员234人。此外,结合文旅康养产业,创新发展“农业+文旅+康养”融合业态,培育乡村民宿、非遗工坊研学体验等创业项目(chuàngyèxiàngmù),吸引返乡青年创业,将致富(zhìfù)引擎装到“家门口”。 提技能水平,激活家门口创业新动能(dòngnéng) 技能水平提升有利于就业优势的创造。为此,景谷县创新“订单式培训+定向输送(shūsòng)”模式,完善劳动力培训与岗位输送机制。2024年(nián),统筹农科、工会(gōnghuì)、残联等部门培训资源,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12人次,工种(gōngzhǒng)涵盖茶产业、咖啡产业、肉牛产业、文旅康养产业、林(lín)产业、制造业等重点产业。同时,通过建立“培训+就业”定向输送机制,定向输送技能人才到产业园区、龙头企业等,培训就业转化率达90%以上。通过稳岗惠才政策、产业扶持项目、创业(chuàngyè)(chuàngyè)平台建设(jiànshè)等,强化“产业带动就业、就业反哺创业”闭环思维,以产业链创造岗位,以创业圈激发活力,让(ràng)更多群众(qúnzhòng)实现“乡土创业、家门口致富”。2024年,开展创业培训410人次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0户(hù)3417万元,带动就业502人;发放“云岭(yúnlǐng)创业贷”8户535万元,带动就业30人;打造1个创业村落,共孵化(fūhuà)创业实体43户,创业带动就业184人。 优(yōu)服务保障,构建家门口兴业新生态 为了让(ràng)群众在家门口“好就业、创新业”,景谷县通过零工市场、零工驿站(就业服务站点)、村级劳务合作社等(děng)就业创业服务平台,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和创业项目信息,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、职业介绍、技能培训、创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。目前,全县共有1个(gè)(gè)(gè)零工市场、10个乡镇就业创业服务中心、132个村级劳务合作社。 下一步,景谷县将(jiāng)持续以产业为基、就业(jiùyè)为本、创业为翼,奋力谱写“家门口经济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! 云南日报-云新闻记者:高玥 沈浩(shěnhào) 来源:景谷县融媒体中心 景谷县人(xiànrén)社局
景谷县:“四举措”打造家门口就业创业新生态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